博客年龄:17年5个月
访问:?
文章:1037篇

个人描述

杨柳岸,晓风残月

牡丹

分类:散文天地 | 标签: 乱弹   生活   感悟   牡丹  
2020-07-25 11:51 阅读(?)评论(0)


牡  丹

 

牡丹,作为国色天香,似乎离寻常百姓的生活比较远,只存在于荣华富贵的愿景中。

 

唐代刘禹锡有诗曰:“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

 

周昉的《簪花仕女图》,华服娇贵的仕女头上都簪着一朵艳媚的花,以牡丹为最,尽显富贵之态。它体现的是唐朝的宫廷审美趣味,是大唐风韵。

 

牡丹身在其时,其雍容之姿,衬托繁华之梦。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”,在唐代显得那么自然而然。

 

曾问过一位喜欢画画的朋友“是否喜欢牡丹?”“不喜欢。”“为什么?”“一看到牡丹,就想到老佛爷,一股世俗香粉气。故而也不喜欢宫廷画与世俗的匠人笔墨。”

 

而牡丹走进我的生活,最初正是因为画。

 

我家老太太离休后拿起画笔,凭着少女时期北平艺专的底子(后投笔从戎而放弃),以及后来上的老年大学,画得有模有样,也渐有些名气,应邀参加各地笔会、画展,也能卖出一些画。

 

结婚伊始,老太太拿出她的画作,让我挑选,送我两幅画。我满心欢喜,选了一幅牡丹、一幅葡萄,裱好装上画框,挂在父母家的客厅和书房。

 

牡丹,正是老太太最擅长的,从我这个外行的眼光,画得相当好了。但她自己不满意,说有匠气。为助她一臂之力,我曾专门去中山公园,拍牡丹特写,给老太太提供素材,权当帮助她写生。

 

画上的,总归有点隔,不如亲身体会,更为深切。

 

疫情中的春天,京城还是一级防疫,出趟门都算小冒险,仍然挡不住去公园赏花的热情。4月中,霜子约我去月坛公园看牡丹。蛰居近三个月,闷得慌,像小学生盼春游,兴奋。

 

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清末,祭祀夜明神的活动被废弃,月坛遂成为驻兵场所。后来树木基本被砍光,有名无实,早已平民化了附近居住多年,从来没有进去过。

 

持续刮风的日子,我们抓了个风小的下午,戴着口罩,骑车到了公园东门。出示健康宝,测量体温,顺利通过。

 

跨进园门,映入眼帘的是一朵粉紫色牡丹,仿佛守候赏花人太久,有些疲倦,耷拉着头,我一见欣喜,内心雀跃。

 

走过挂着紫藤的长廊,来到几片集中栽种的区域,牡丹正是葳蕤时,姹紫嫣红,令人眼花缭乱。紫的雍容,粉的妖娆,白的冷艳,朵朵盎然,一派华贵景象。

 

掏出手机,追逐花的倩影,一阵狂拍,直到手机没电。美的欣赏,意犹未尽。再一周,我们又约去景山。景山公园是皇家园林,红墙下的牡丹是否不一般?

 

限制游园人数的日子,门口的电子指示牌上显示,园内有1234人,这么巧的排列数字,心生欢喜。

 

果真是当年的皇家园林,气象自是不同,古建古树保存尚好,仿佛龙脉犹存。虽然煤山上崇祯自缢的那棵低矮老槐树,WG时被当作“四旧”砍掉,但后来在原址新移栽了一棵上百年的古槐树,可以假乱真

 

这儿的牡丹,不仅栽种面积大,而且品种也比月坛多。有了红墙的衬托,它们显得更娴静,神态笃定。端详半刻,怦然心动

 

这个疫情中春天,霜子约我去了若干个公园赏花,牡丹、郁金香、月季、蔷薇、鲁冰花……看了一圈,她深有感触地说,还是牡丹最漂亮!

我的感受更为复杂,活了大半辈子,一直与最美的牡丹相隔,直到如今,才真正走近它。

月坛牡丹,让我感受到寻常人家的生活气息,如同生长在邻家后院,与邻共生死;景山牡丹是有些富贵气,但那日正好狂风大作,亲眼见它在风中摇摆挣扎,怜香惜玉而不能,甚为痛心。

还有,牡丹被贬的传说,也增加了我对牡丹的好感。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。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“明朝游上苑,火急报春知,花须连夜发,莫待晓风吹”。百花慑于此命,一夜之间绽开齐放,惟有牡丹抗旨不开。武则天勃然大怒,遂将牡丹贬至洛阳。

如此,我们可不可以抛开文化寓意所带来的种种心理隔阂,单纯地去欣赏牡丹的美,感受它所带来的生命喜悦?



  最后修改于 2020-07-25 14:07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夏日风姿 下一篇:耄耋脆音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